新华社长沙5月6日电 题:张帅坤:奋力向前“掘进”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张帅坤的奋斗之路,正如其研制的盾构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中奋力“掘进”,绝不退缩。
这位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日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帅坤(中)和研发团队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进行试验作业(2021年4月1日摄)。新华社发
15年前,张帅坤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隧道施工企业工作。2010年,听说成立不久的中国铁建重工要研制国产盾构机,他毫不犹豫地来到长沙,加入到研发团队中。
当时的盾构机市场是国外产品的天下,施工环境复杂、技术含量很高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更是如此。研发团队面临着巨大挑战。
“自己有一股创业的拼劲。”张帅坤向记者回忆说,那段时间,他开启了“白+黑”工作模式,过着从宿舍到技术中心两点一线的生活。管径、流量、泥浆配比等参数一次次验证;仿真方案做了几十套,在实验室搭建模型反复测试……终于,他们成功研制出国产首台6米级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
张帅坤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查看生产情况(2023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当泥水平衡盾构机向更大直径迈进时,常压换刀是一项重要的核心技术,对换刀闸门的精密度有着极高要求。张帅坤带领团队,借鉴石油钻井装置高压密封技术解决了高水压、频繁换刀情况下的密封问题,经过上千次试验,于2017年成功研发出首台国产常压换刀式大直径盾构机“沅安号”,随即用于湖南常德沅江过江隧道复杂地层的掘进施工。
关键时刻到了,“沅安号”向前掘进70多米时,开始第一次更换刀具。
“换刀成功!”听到作业面传来的消息,张帅坤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施工中,这台盾构机成功更换了300多次刀具,顺利通过了考验。
“跑工地”,是张帅坤的工作常态。特别是在盾构机试掘进阶段,短则2个月,长则半年,他和同事常常要守在工地现场。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兰州黄河隧道项目建设中,他4个月时间里20多次前往实地考察,把几十斤重的石头样本带回来研究。铁建重工首台泥水平衡盾构机运到东北项目工地时正值隆冬,他和同事住在简陋板房里,一待就是2个月,“自己挨冻不要紧,重要的是设备不能冻着”。
张帅坤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查看设计图(2023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铁建重工研发工程师谢蛟说,张帅坤每到一个地方出差,都要和同事一起去工地详细了解每个部件的运行情况。他总是告诫大家:只有深入一线、熟悉项目,才能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和施工条件的产品。
在张帅坤看来,盾构机是大块头,但研制却是精细活,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铁建重工研发工程师王朝辉是张帅坤带过的徒弟。他说,作为研发带头人,张帅坤副院长不仅对各类盾构机等整体设计了然于心,对零部件的参数甚至比具体设计人员还要清楚。在技术评审会上,面对行业专家的尖锐提问,他总能专业而详细地回答,“让人不得不服”。
张帅坤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留影(2023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靠着执着、务实的精神,近年来,张帅坤和同事相继突破高承压密封、高精度开挖面气液压力平衡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超大直径盾构机等大国重器。如今,他又投入到超大直径盾构机原位拆解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中。
“争口气,做出中国更好的盾构机,是激励自己一路走来最大的动力。”张帅坤说。
铁建重工首台泥水平衡盾构机运到东北项目工地时正值隆冬,他和同事住在简陋板房里,一待就是2个月,“自己
今日,Capcom官方公布了《街头霸王6(StreetFighter6)》新角色宣传片“本田”,视频介绍了日本相扑手「本
金投白银网提供民国五年袁大头银元价格(2023年05月06日),袁大头民国五年价格最新消息(2023年05月06日)。
华声在线5月6日讯(记者张鼎峰通讯员李果胡翔俊)上班第一天受工伤如何认定赔偿?月嫂出错后家政公司要担责
X 关闭
科创50指数“突围” 新一轮上涨蓄势待发 未来是否还有机会?
前5个月安徽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525亿元 同比增长26.2%
“没坐头”到“天天像过年”:“花儿”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
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
X 关闭
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出院”
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
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