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荣光,青年奋起。合肥蜀山青年科技工作者绘出一幅当代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励志画卷。看科技人才勇担使命,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伴着温暖和煦的春日阳光,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试验田里,大片小麦泛着鲜亮的绿色。汤才国走进田里,一行一行,察看小麦生长情况。草帽下,古铜的脸庞上沁出汗珠,两只眼睛十分明亮,一双被麦芒划过无数次的手轻抚着试验田里的麦苗……
(资料图片)
在试验田里,汤才国察看小麦长势。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片试验田虽然只有1亩多,但是有2000多个品种!”随着汤才国的引导看去,一个个试验小区里,插上了标签。小麦株或高或矮,叶片或长或短,穗粒或圆或瘪……品种果然都不同。
“这个小麦穗子上有29朵花,是一个突变体,值得好好研究。”除了在实验室做研究,汤才国每周来一次田里,挖掘新基因,创制新材料,培育新品种。每次到田里来,看到好的小麦性状,汤才国都十分喜悦。
汤才国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小麦抗病机制解析、病害防控以及育种加速。
汤才国团队开展并突破适合智能工厂化快速繁育与周年加代技术,对解决小麦种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光、温、水、肥、气的精准调控,目前,已经成功建立了我国小麦品种的工厂化加代技术体系,实现最快52天春小麦和65天冬小麦完成收获小麦籽粒,并进行下一代繁育。
汤才国正在实验室里做科研。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研究中,汤才国发现小麦闭颖品系“中科0101”浆片萎缩,花期颖壳紧闭,其赤霉病感病率较低。经过团队不断实验研究,已经解析了小麦机制,正在查找控制形状的基因,力图筛选出既能拥有抗病基因、又含有闭颖形状的品种。研发成功后,品种将全国推广。
汤才国的偶像是袁隆平,“老先生将一生浸在稻田里,用一粒种子书写波澜壮阔的稻田史诗。”汤才国说,我们科研人员都是一颗螺丝钉,要找准定位,集中力量办大事。科研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失败。
“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品种改良没有休止符,我们年轻人要担好责任,将这份责任化为动力,多下田,多实干,培育出更抗病、更安全、更好吃、更抗逆的小麦材料。”(吴菊苹 孙雨静 方蕾)
下一篇:最后一页
吾辈荣光,青年奋起。合肥蜀山青年科技工作者绘出一幅当代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励志画卷。看科技人
张大磊也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熊猫饲养员,他负责的部分跟程建斌是两个方向:野外放归VS人工饲养
摘要:2023年05月04日应流股份(603308)股价大幅跳水6 46%,该股报18 53元 股,振幅7 02%。2023年05月04日
《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在能源保供稳价的同时,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三桶油”发力绿色低碳转
X 关闭
科创50指数“突围” 新一轮上涨蓄势待发 未来是否还有机会?
前5个月安徽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525亿元 同比增长26.2%
“没坐头”到“天天像过年”:“花儿”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
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
X 关闭
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出院”
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
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